设置密闭防烟设施的部位一般为防火分区容易划分得很小的住宅卧室、旅馆客房等面积较小的房间,并优先采用在容易发生火灾的房间。机械防烟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区域,如疏散通道等需要防烟的部位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保持高于建筑物其它部位的压力,从而把着火区域所产生的烟气堵截于防烟部位之外,同时,在着火区域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式进行排烟的防排烟组合形式。
机械防烟设施的设置部位: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封闭避难层(间)。需要设置机械防烟系统部位的不同组合情况如下: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楼梯间及其采用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的前室。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有些时候,当楼梯间设有前室时,虽然不直接对前室送风,但楼梯间内的空气一定要从门缝或临时开门的门洞向前室流动,前室也会有相应的加压空气。当楼梯间及其前室门关闭时,开启前室与走廊的一层门时,只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的试验情况。
可开窗自然排烟的楼梯间,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前室。防火门 .楼梯间 .合用前室 .消防电梯 .服务电梯 .工作电梯,封闭式避难层(间)建筑高度超过100m、规模大、人员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应设避难间或避难层。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避难层可以是敞开的,也可以是封闭的:凡四季不结冰的地区,可以采用敞开式的避难层,即只设窗口,不装窗扇或做成百叶窗扇;在冬季结冰的地区,应采用封闭式的避难层,即在窗口处设置带铅丝玻璃而便于开启的窗扇,而封闭式的避难区域必须设有独立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于是就把封闭式避难区域作为防烟部位